![]() |
高考分 是中学阶段最高成绩 姚笑寒是哈三中高三、四班学生,在平时的考试测验中,她经常排在学年前15名,最差的一次也在学年前50名。而高考对她而言是一次全新的突破,考出了中学阶段的最高分,被同学们戏称为“学神”。 姚笑寒介绍,初四的时候从七台河转学到哈市松雷中学。起初,在班里成绩非常不理想,甚至排在倒数。直到中考的“区模”,她的成绩突飞猛进,考了全班第二名。姚笑寒总结,最初成绩不好,是由于转学造成了部分知识没学到。等到区模的时候,她把落下的知识补上了,所以成绩提高很快。再有一点,也要感谢妈妈。妈妈是高兴时,情绪外露,而担忧和焦虑时,隐藏得非常好,让她从来都没察觉到。 升入高中后,姚笑寒成绩一直很稳定,通常是学年前15名。可是,在高考一模过后,姚笑寒的心态也出现过波动。她告诉记者:“那个时候,我特别急躁。例如,数学的选择和填空题,每次都有错,最少错两道题,也就是说10分没了。一到考试,我就告诉自己,千万不能错选填,否则高考就完蛋了。越是这么想,我越错。” 为了不错选填,姚笑寒还要求自己每天大量地刷题。可是,越是急躁,效果反而越不好。姚笑寒说:“四模过后,老师找我谈心。他对我说:‘你太急了,应该先学会放下。’听了老师的劝告,我不再刻意追求量,甚至有两天,我压根就不做数学题。”有了这次调整,姚笑寒明显感到自己不再那么焦虑了。到了高考的时候,姚笑寒还把考试做题的速度降了下来,平时四五十分钟做完的数学卷,高考时答完试卷正好用完考试时间。“这种一次成,其实比检查的效果要好很多。”姚笑寒强调。 父母宽松 女儿对理工科兴趣浓厚 虽然是女孩,但姚笑寒对理科特别感兴趣,这次高考中,她的理综成绩是289分。她告诉记者:“我是真心喜欢学理科,例如化学的有机推断题,先推出大框,然后一步步推进过程,感觉特别有成就感。而且,我特别喜欢这种过程!” 姚笑寒认为,她对学习的这种喜爱与父母的宽松教育密不可分。她介绍,父母很少过问她的学习,但对她玩的事情干涉多一些。上了中学后,姚笑寒的父母经常带着她出席一些大型的宴会,希望女儿可以掌握待人处事的礼貌,学会更好地与人沟通。父亲则特别喜欢拽着女儿出去玩,跟女儿打乒乒球和羽毛球,高考前的“五一”小长假还带着女儿去爬山。 姚笑寒喜欢玩手机游戏,爸爸的手机经常被她拿来消遣;上初中的时候,还因半夜上网去偷菜被老师批评过……提及“玩”的环节,姚笑寒笑了。她说:“当我玩得过分的时候,妈妈会管我。她常说:‘别玩了,哪怕睡会觉呢!’”正是在这份宽松的环境中,让姚笑寒对学习的兴趣越发地浓厚,甚至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。 从不屑看书 到发现书里的精彩 “以前,我对看书非常不屑,总是认为书里的内容太简单!”姚笑寒说,“直到高考前,化学、生物老师都要求大家看书,而且还给大家划了很多知识点以及书上的习题。最有趣的是,连彩页都给我划上了。按照老师的要求,那是我第一遍看书。可是,看完书后,我发现书里简直太精彩了。例如,我在书里看到了2012、2013高考题的原形,我还在书上发现了以前没有注意过的知识点。甚至一些解决难题的知识点,竟然就在书上写着,而它一直被我忽视着……” 姚笑寒仅看了一遍书,这不仅让她的心态平稳了,还让她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融会贯通。回想起这一幕,姚笑寒称,当时化学老师建议看3遍书,而她只看了一遍,如果重来,一定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看上3遍。现在,分享出来这一点,希望以后可以引起学弟学妹们的重视,这是拿高分很重要的一个途径。 选练习册有高招 能买又敢扔 姚笑寒认为,选练习册是学习中又一个重要的环节。她说,同学经常会向她询问哪本练习册好,她选练习册会注意两个环节。首先,去书店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册,要翻看。选择时侧重不选太简单的题目,尤其是不要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习题册。其次,题型要新颖。她个人认为,高考题库和金考卷的后期模拟试卷是很不错的选择。 “不但能一股脑儿买一堆练习册,还要勇敢地扔掉不适合的。”姚笑寒称,练习册买回家后,还要有进一步的挑选。在做题的过程中,如果发现练习册的题目太过“偏”,此时,千万不要犹豫,果断扔掉。 有“模糊点” 比“不会”还可怕 姚笑寒在学习中对模糊的知识点特别注意。她说:“我在做高考题库时,如果发现有模棱两可的地方,我会用笔进行标注。我不是通过对答案来划出问题,而是在做题的时候就划出来。这样,在之后复习的时候,模糊点是我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。” “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哪个版块学得不好。”姚笑寒说,学习的过程就是先找到“模糊点”,然后找老师讲解或自己看书,之后做题。按照这个程序逐一清扫“模糊点”。 如何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,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,如何让孩子越是大考心态越棒?希望通过分享姚笑寒的学习心经,给哈市更多的学子和家长们带来新的感悟。 |
评论